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正文

苏宁加入新零售争霸赛 老牌巨头再崛起

2018-02-14 15:30

阅读:2180

愈演愈烈的电商大战,使得实体零售备受冲击,由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衍生出的新零售则成为行业破局的新风口。然而,当人们热烈讨论是“腾讯+永辉”更强大,还是“阿里+大润发”更具生命力时,似乎隐约忽视零售界的另一个巨头—苏宁,这个曾在八大国有商场联合封杀中突围、敢和如日中天的格力决裂、营收与华为相近、仅旗下上市公司就能与阿里腾讯同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老牌巨头,而今正在悄无声息地崛起,其不仅在长达十年的“美苏争霸”中低调胜出,更以强劲的业绩表现和全新的业务体系,直接“对标”零售新锐京东。

新零售进入疯狂扩张期

2017年,国内零售业进入了新物种加速繁衍的疯狂时期。阿里的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的超级物种、天虹股份全新超市品牌Sp@ce、新华都的海物会、步步高的鲜食演义、美团的掌鱼生鲜……这些零售新物种的出现,意味着零售业态的界限正变得模糊,服务内容也正变得更加多元,生活美学正重塑零售模式。

重大新零售事件对商贸零售指数的影响情况

image.png

从阿里的布局来看,其是以阿里为改造主导,强连接强边界,中心化体系,通过自有试验田(盒马银泰等)探索方法论输出。更适合自主意识弱的零售商。

阿里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

image.png

从腾讯的布局来看,腾讯是以零售商为改造主导,弱连接弱边界,去中心化体系。依托自身技术资源做赋能,更适合自主意识强的零售商。

腾讯/京东在新零售方面的布局

image.png

两大互联网巨头布局思路的差别的背后,是二者逻辑的不同,阿里要做的是线下业务重构,指着线下市场接入阿里平台抢占GMV,而腾讯的重点是现有庞大流量的变现和质量提升。

老牌巨头的再度崛起

阿里和腾讯的并购大战夺目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实际上,一直在悄无声息发展的苏宁,实力也不容小觑。2016年的苏宁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4千亿,彼时的阿里、腾讯收入也才一千多亿,这位老牌的线下霸主仿佛睡着的雄狮如今已经苏醒。

苏宁由张近东于1990年在南京创办,在业内首创“3C模式”。经过26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苏宁易购、苏宁物流、苏宁金融、苏宁科技、苏宁置业、苏宁文创、苏宁体育、苏宁投资八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苏宁位列第13名,稳居零售业第一位,品牌价值高达1582.68亿元,品牌价值同比提升高达36%;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苏宁以4129.51亿元年营业收入位居第二,蝉联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第一位。

目前,苏宁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A股的苏宁易购和日本上市的乐购仕。其中,苏宁易购2017年年报预告显示,净利润41.22亿元至42.22亿元,增幅为4.85倍至4.99倍,实现营收17年连增,业绩表现非常强势。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国美是苏宁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1世纪初期,电子商务在中国兴起,国美起步早、发展快,一直以领跑的姿态走在最前列,而苏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追随者”的角色。长达十年的“美苏”争霸,最终以苏宁的反超而告一段落。2011年苏宁的各项指标均超越了老对手国美,到了2016年,苏宁以4129.5的亿营收规模超过国美两倍有余。国美还是国美,老对手却已不再是对手。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苏宁与京东、国美、阿里和唯品会5家电商企业上榜,2016年全年苏宁营收4129.5亿元,京东营收2601.22亿元,苏宁的老对手国美营收1824.30亿元,阿里营收1582.73亿元,唯品会营收537,12亿元。苏宁的收入规模已经傲居零售业前列,其要对标的,已经不是老对手国美,而应该是线上零售新锐京东了。

作为老牌线下霸主,苏宁的线下地位不可撼动,但线上方面,苏宁的发力较晚,相比于后起的电商巨头京东来说,零售业务上全面落后。这一幕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只是,国美变成了京东,这也仿佛重新激起了苏宁的战意。

与新对手京东相比,虽然GMV绝对数值仍然落后,开放平台也不如京东的多,但是京东2016年GMV增速已经放缓,而苏宁2015年开始GMV增长加速,增速高于京东10%~20%;苏宁的线上毛利率也有望从2016年的6.5%提升至2017年的8.5%、2018年的11%。更快的GMV增速,更大的潜在毛利率空间预示着苏宁的无限潜力。

“零售+物流+金融”构建苏宁新帝国

早在2013年,苏宁就围绕全渠道零售变革进行了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建立了“三大事业群、28个事业部门”,包括由连锁平台经营总部管辖的线下事业部;线上电子商务经营总部管辖的线上业务事业部,包括物流集团、金融集团,是苏宁进行O2O新零售革命的核心部门;商品经营总部管辖的商品经营部。形成了“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板块为基础的业务格局。

目前,苏宁“零售+物流+金融”生态圈已覆盖2.77亿用户,月活跃用户约3000万,具备大数据挖掘的深厚基础,可通过各生态的用户融合,发挥协同效应。公司根据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会员市场细分等,已建立了较完善的苏宁零售会员体系,苏宁品牌位居零售业第一。

线上方面,苏宁易购2016年线上GMV增长60.1%至805.1亿元,自2014三季度以来各季同比增速均高于40%,高于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速。截至2016年底,公司自营与平台商品SKU总数已超4400万个,估计开放平台商户数超3万家。2016年线上自营商品收入618.7亿,同比增长53.55%;开放平台2016年GMV达186.4亿,同比增长86.74%。

线下方面,苏宁易购2016年线下收入约955亿元,对应3%左右净利率贡献利润30亿;随着线下门店调整增效,2017年开始门店有望保持小个位数增长,毛利率在19-20%之间小幅提升,费用率稳定接近15%的水平,2018和2019年盈利能力和规模均进一步提升。

物流方面,截至2016年底,苏宁易购已投入运营了7个自动化拣选中心、32个区域配送中心,另有3个自动化拣选中心、15个区域配送中心在建;公司及天天快递拥有物流仓储及相关配套总面积583万平米,快递网点17000个,物流网络。与京东相比,苏宁物流在全国、区域和城市各级的配送中心数量更多,物流覆盖范围更广,各方面综合实力也优于国美和菜鸟网络,是国内电商物流系统的领先者。2017年三季度苏宁整合天天快递业务后,下半年开始逐渐释放规模与协同效应,预计未来年收入有望超100亿、利润5~6亿。

金融方面,苏宁是国内最早布局金融的零售企业之一,当前已经取得13张金融牌照,包括银行,第三方支付和跨境支付等支付业务牌照,小贷、商业保理和企业征信等供应链金融牌照,消费金融牌照,基金和保险销售牌照以及私募股权融资平台许可等众筹业务牌照。公司金融核心业务的运营载体主要包括苏宁金服、消费金融公司、苏宁银行。苏宁金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苏宁支付快捷支付功能目前已经支持全国389家银行,位居行业第一,快捷支付成功率达98%;已与80多家银行建立了直连,数量仅次于支付宝,位居同业第二。

苏宁在明确“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板块基础上,同时开始了加速拓展新业态,以逐渐实现从家电3C品类扩张到母婴、超市、百货、家居、生鲜等全品类多场景,加速与优势资源方对接和整合。日前,苏宁与300家地产商签订合作协议,拟利用地产商物业资源实现快速网点拓展和品类扩容;出资95亿元入股万达商业;苏宁金服引入重要战略投资者等等。苏宁业务扩容后资源对接能力增强,多方战略投资有望加速公司智慧零售平台战略实施。

苏宁零售业务,只是我们看到的苏宁帝国的冰山一角。

阿里or腾讯?苏宁需要“站队”吗?

截至2017年,苏宁战略转型成效凸显,线上业务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将互联网技术及资源整合到线下渠道,升级优化线下各类业态,真正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融合运营,形成了苏宁智慧零售模式,并更名为“苏宁易购”,进一步明确和坚定公司“科技苏宁、智慧零售”的战略定位,形成了具有“苏宁特色”的智慧零售模式。

2015年8月,苏宁与阿里达成重要的合作联盟。阿里以283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苏宁,占苏宁当前股本比重19.9%,对应成本为为15.3元/股。同时苏宁以81.51美元/股价格认购阿里新发股份2780万股,占发行后阿里总股本的1.09%,以当期汇率换算,苏宁入股阿里总额为141亿元人民币。双巨头流量打通将产生流量协同效应。

今年1月,苏宁易购发布公告,携手腾讯、京东、融创,与万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95亿元购买万达商业3.91%股权。继其与线上龙头电商平台阿里的战略合作有序推进之际,此次参股线下商业地产龙头万达标志着苏宁智慧零售战略进一步推进。苏宁将可借力万达资源锁定优质物业,为未来几年线上线下的扩张计划夯实基础。

目前市场上关于苏宁属于阿里阵营还是腾讯阵营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但实际上已经构建起零售+物流+金融的苏宁,并没有、也不需要选择站队。苏宁、格力破冰牵手、张近东和李东生再签40万彩电单、苏宁合作阿里、阿里入股苏宁、苏宁入股阿里、苏宁联合腾讯及融创入股万达等事项,都在昭示着苏宁的开放和包容。所以,新零售的路上,不应该也不太可能会只有阿里和腾讯。


0条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

媒体报道:

客服热线(工作时间:9:00-18:00)

010-85654921

客服邮箱:service@niun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