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正文

每周医药生物行业机构观点选编(2018年10月8日~10月14日)

2018-10-15 15:31

阅读:755

        查询Choice数据库反馈的结果显示,从10月1日至今共有32家机构针对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发表了71份医药生物行业研报,以下是金证互通牛牛金融研究中心对本周各大券商机构针对医药生物出具行业研报的观点汇总:

       1. 中金公司:创新药纳入医保提速,医保支付结构变化鼓励研发创新
       事件:近日国家医保局今天印发了《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历时三个月之后,18个品种中的17个品种,平均单价降幅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平均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36%。17个抗癌药品中有10个为2017年之后的上市品种。
       评论:
       17个品种平均降幅56.7%,若考虑赠药政策变化,实际降幅会偏低。根据此前阿帕替尼的案例,我们预计肿瘤药赠药政策在纳入医保后大概率会被取消或者减少,因此实际的药品价格降幅没有表观的那么高。我们梳理几个关注度较高品种,如果取消赠药,预计安罗替尼的实际降幅在10%以内,阿法替尼降幅在10%以内,奥希替尼降幅在30%以内,克唑替尼降幅在40%以内。
       医保支付结构的转变鼓励研发创新:目前来看,新品种进入医保的进度显著提速,有利于创新药的放量,使得研发回报周期变短。医保在压缩仿制药和辅助用药支付的同时,快速纳入创新药,支付端的“腾笼换鸟”将深刻影响后续产业发展,研发创新驱动成长的逻辑正在逐步兑现,持续投入研发的企业将会进一步受益。
       目前时点建议积极配置研发型医药龙头:市场目前对于仿制药集采招标的预期过于悲观,我们在9月24日的报告《仿制药整合是行业发展必然,创新驱动成长的新逻辑正在建立》中已经明确提出,压缩仿制药是为了进一步优化用药结构,为创新药腾出空间,医药的蛋糕不会缩小只是改变的切分方式,此次招标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逻辑。在新逻辑逐步建立的初期是配臵优质企业的好时机。
       建议关注重点品种后续放量:中国生物制药的安罗替尼、克唑替尼,恒瑞医药的培门冬梅注射液等均为公司的重磅新药品种,进入医保后有望贡献较大的弹性。
       估值与建议:创新药加速进入医保利好研发型的医药龙头企业。重点推荐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石药集团。
       2. 中金公司:透过药明康德看行业,崛起中的中国CRO
       我们梳理了近期医药行业的政策和数据,受益于国内药审改革和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推动,近期CRO行业得到快速发展,CRO公司的业绩也有非常好的表现。
       CRO属工具型行业,受益于医药行业改革。自2015年“722临床自查”以来,医药行业改革全面启动,包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优先审评、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原料药环保核查等,而这些改革的推动均需借助CRO企业的力量,医药行业改革的过程也是推动CRO行业发展的动力。
       CRO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可增强客户粘性。药品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前期的化合物筛选、药理毒理分析、化学合成、工艺开发、临床试验、商业化生产等,而通过产业链延伸,CRO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的粘性,通过前期业务的合作也带动了后期业务合作。
       参股项目公司,将订单从源头抓起。除了常规延伸订单、商业推广、商务拓展、同行推介等形式增加客户来源外,项目源头的参股合作是近年来国内CRO与CMO公司越来越广泛的商业模式。CRO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经验协助生物科技公司推进研发进程,而通过参股生物科技公司,也有利于CRO企业获得后期临床前或临床CRO的订单。
       估值与建议:建议关注CRO/CMO相关上市公司,如药明康德(未覆盖)、泰格医药、凯莱英(未覆盖)、博腾股份。
       3. 银河证券:对板块保持乐观,自下而上选股
       上周周报我们提示板块内出现较多性价比较高的公司,上周我们的进攻组合与稳健组合继续保持上涨并跑赢指数。我们对医药板块保持相对乐观,我们认为带量采购是2011年(安徽模式独家最低价招标)以来的控费降价的延续,行业环境没有本质的变化。
       目前行业的估值水平(TTM)接近近十年的最低点,与2012年估值水平相当。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对比2012年和2018年,医药板块目前要相对健康的多。一方面,2012年的终端用药结构中包含大量的辅助用药,而过去几年这些品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终端品种的泡沫被挤掉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2012年至今的这些年正是国内药企加大研发投入的阶段,这些年的投入使得医药板块整体的新产品和产品储备得到很大丰富,未来的成长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结合基本面和估值情况我们对当前的医药板块保持乐观态度。我们认为板块中存在较多性价比较高的公司,适合自下而上选择那些增长与估值较为合适的标的。我们倾向于选择业绩高速增长,而估值位于20倍以内,PEG明显小于1的个股。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医药板块仍将以结构性和个股性机会为特征。我们对于医药板块的投资策略如下:一方面,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是医药投资的战略方向,建议关注以恒瑞为首的代表中国医药产业未来的创新药企。同时,继续看好其他我们认为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医药板块的龙头公司,如健友股份、长春高新、乐普医疗、爱尔眼科、仁和药业等。此外,我们认为医药商业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都较大,建议关注九州通为代表的商业龙头。同时,我们认为经过前期充分调整估值在 15 倍左右的公司中也存在潜在投资机会,如我们近期加入组合的仁和药业,业绩增速高于估值水平,经营性现金流好于净利润。
       近期板块走势方面符合前期判断,前期过于极端的分化行情有所改变。前期表现突出的龙头白马估值过高而回调。我们认为前期涨幅大的龙头白马适度调整后仍是投资的方向。近几年的各项行业政策(药审改革、“营改增”、“两票制”、医保控费等)都导致龙头企业发展会更加具有优势。行情结构变化后建议关注医药板块中业绩增长确定估值较低的子行业龙头。我们前期提出的寻找“现金流大于利润,利润增速大于估值”的龙头公司。如近期加入组合的仁和药业。同时我们建议关注增长确定估值合理的医药商业龙头公司。下半年基本面好转,前期的两票制和招标影响弱化。我们建议关注九州通、柳州医药、国药股份等。
       4. 中信证券:从诺奖看国内肿瘤免疫治疗的投资机遇(医药行业每周医览药闻)
       行业观点与投资策略:10月1日201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领域的贡献。此次诺奖归属也再次反映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地位。目前PD-1/PD-L1单抗已成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最闪耀的明星。
       近期FDA批准了由赛诺菲(Sanofi)和再生元(Regeneron)联合开发的Libtayo(cemiplimab),这是继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O药”)和默沙东的Keytruda(“K药”)后第三款获批的PD-1抑制剂,截至目前全球共计3款PD-1和3款PD-L1获批上市,其中2017年K药销售额达38.09亿美元(+172%),O药销售额达49.4亿美元(+31%)。
       国内市场目前O药和K药都已进入,尽管进口产品已进入,我们判断未来国产PD-1产品依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的三款 PD-1 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了第二十八批优先审评审批名单,后续百济神州、康宁杰瑞、嘉和生物、复宏汉霖、丽珠集团、科伦药业等企业的产品亦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的序幕已然拉开。考虑到目前国产进展领先的 PD-1/PD-L1 产品在临床数据上并不输于进口,且国产产品在定价和成本方面会更具优势,未来国产PD-1市场有望迎来百花齐放的格局。此外,检测角度,随着基因检测水平的提高和成本降低,肿瘤突变负荷(TMB)的检测需求将会明显增加,因此基因测序行业有望继无创产前检测(NIPT)之后,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诞生第二个杀手级应用。
       投资策略:重点推荐①研发投入领先、管线深厚的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同时推荐产业链上的“卖水者”山东药玻、凯莱英、药明康德等,建议关注山河药辅、泰格医药等;②推荐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龙头乐普医疗、大博医疗、安图生物和蓝帆医疗等;③推荐医药商业及零售领域的柳药股份、国药股份和益丰药房等;④推荐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华大基因、艾德生物等。
       5. 平安证券:抗肿瘤靶向药深度分析——广袤市场,英雄辈出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情况:靶向药黄金二十年。1997年FDA批准了第一个靶向肿瘤药物利妥昔单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1997至2017年,FDA共批准141个抗肿瘤药物上市(不含辅助药物),靶向抗肿瘤药物总体占比约65%。2017年全球前10大抗肿瘤药全部为靶向抗癌药,合计销售54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3.4%,占2017年全球抗肿瘤市场份额达47.9%。目前全球有2000多个肿瘤治疗药品和疫苗正处于不同研发阶段,超过90%为靶向药物。EGFR(治疗非小细胞肺癌)、HER2(主要治疗乳腺癌)、VEGFR(主要治疗胃肠道肿瘤)、PI3K(治疗淋巴瘤)、CDK(主要治疗乳腺癌)、PD-1/L1(免疫疗法,广谱抗癌)等成为热门靶点。
       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靶向治疗春芽初茁。20世纪以来,CFDA共批准160个抗癌药物,靶向药仅37个,其中8个为国产靶向药。肿瘤用药中,样本医院销售额靶向药物占比仅22.3%。随着专利药物到期以及更多国产靶向药上市,未来靶向治疗成长空间广阔。国内企业中,恒瑞、复星、丽珠、贝达等多家企业在肿瘤靶向药领域有前瞻性布局,集中在VEGFR、EGFR等靶点,PD-1等新兴靶点也在快速跟进,中美同步开展临床,开始加入全球市场竞争。
       研究靶点梳理:市场广阔,重磅品种迭出。我们梳理了主流的8个靶点,对常见的靶向药物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决定靶向癌症用药能否成为重磅品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疗效,临床数据具有明显优势的药物,会很快实现上量,比如治疗肺癌的奥希替尼,眼科用药康柏西普;二是未满足的需求市场足够大,罗氏三剑客利妥昔、曲妥珠、贝伐珠单抗,每个药物针对的均是大病种,且均有3个以上适应症。纳武单抗和派姆单抗虽然针对多种癌症的二三线治疗应答率仅为20%左右,但也给了这些无药可治的患者一个新的选择,所以上市后销售很好。
       国内创新药企迎来丰收季,投资契机突出:近两年国家鼓励创新药的政策逐步落实,药品审评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前几年堆积的一大批创新药将集中上市;仿制药价格一路走低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增加研发费用税率抵扣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内以及全球癌症发病率逐渐增加,未被满足的癌症用药市场空间巨大。国内有多年深耕癌症领域,研发功底深厚的恒瑞医药,也有近年突飞猛进,迎头赶上的后起之秀科伦药业,复星医药等,贝达、丽珠、千红制药等企业则是引进海外资深科学家,企业与科学家强强联合打造创新药事业。国内的创新药领域正在崛起,并逐渐进入收获阶段,建议积极关注以下投资标的:恒瑞医药、复星医药、贝达药业、科伦药业、丽珠集团、千红制药。
       6. 国联证券:多渠道支持研发,单抗产品进入收获期
       单抗迎来好时代。单抗领域重磅品种众多,全球畅销的前十药品中,五席均被单抗产品占据。相比美国批准的六十余个单抗产品,国内的单抗尚在起步阶段,包含融合蛋白在内,批准的国内单抗产品以及进口产品分别为10和19个,国产单抗(含融合蛋白)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近期政策从审批速度、临床试验、医保覆盖与支付、税收水平、融资渠道上进行优化,单抗类企业发展加速。
       美股二级市场具备“成熟上市品种+研发管线”的企业获得市场青睐。一级市场上,由于单抗研发的不确定性,交易偏好“首付款+根据临床进展的里程碑付款”模式给单抗企业确定价值。具备单抗业务的综合型企业如强生、安进市值已突破千亿美元。以单抗为单一主业的公司由于需要研发投入,均处于亏损状态,但梳理企业市值和产品研发管线来看,具备成熟上市品种 Adcetris+研发管线的Seattle Genetics 一枝独秀,市值超过500亿人民币。研发品种进展更接近上市的企业估值更高,没有商业化品种的企业市值普遍在100亿以下。而在一级市场,由于单抗的临床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单抗企业的收购价格,多是根据研发管线的临床进展成果设计成里程碑式的付款模式。
       国内单抗企业进入收获期。三生国健、百泰生物为已有单抗产品上市的成熟单抗企业,三生制药除已上市的益赛普和健尼哌以外,302H、304R均处在新药审评阶段;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恒瑞医药的抗PD-1单抗、复宏汉霖的抗CD20单抗均已进入申报阶段,进入优先审评序列,国内单抗企业价值提升可期。
       相关领域投资机会:自身免疫疾病领域,融合蛋白类产品新进医保,可以关注市场份额较大的三生制药(1530.HK)以及扩大安百诺产能的海正药业(600267.SH);抗肿瘤用药领域,适应症覆盖广、能作为一线用药的单抗有希望脱颖而出。抗PD-1单抗作为近期热门的靶点,5个产品自2014年上市以来,目前销售额破百亿美元,显示了其在多个适应症的潜力,建议关注PD-1进展较快的恒瑞医药(600276.SH);眼科用药领域,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均纳入医保,康柏西普相比雷珠单抗,需注射次数更少,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建议关注康弘药业(002773.SZ)。

0条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

媒体报道:

客服热线(工作时间:9:00-18:00)

010-85654921

客服邮箱:service@niun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