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当前位置: 正文

两家企业临上会前均被取消审核,专用设备制造业成撤回重灾区

2021-03-05 20:51

阅读:387

3月4日,上交所主板ipo全军覆没!

原定于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林华医疗和海普润双双取消审核。 

即将上会前夕,IPO企业全部取消审核实属罕见,叠加前一阵现场检查20家企业有16家撤回申报,IPO审核收紧真的是大势所趋?


1

上会前夕两家企业取消审核

同属专用设备制造业 

先看多次报审的林华医疗,早在今年1月14日的发审会上,林华医疗就曾被暂缓表决,也是2021年第一家被发审委暂缓表决的公司。 

苏州林华医疗器械,从事临床血管给药工具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留置针,同时还生产医用敷料、注射器和输液港等其他产品。 

在此前对林华医疗的反馈意见中,主营产品留置针的获取途径,以及实控人赠与上市公司和公司当时收购北京悦通的情形受到了重点关注。 

具体来看,监管提出:“请公司进一步说明留置针头的获取途径,是否自行生产,公司产品所有所需的原材料是否均为外购,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外协,产能利用率的计算过程,主要生产环节内容,核心工艺和技术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向主要供应商的采购内容,合作历史,是否具备必须的资质,下游客户对供应商是否存在相关要求。” 

监管为什么会提出此类问题呢? 

从招股书来看,留置针是公司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每年销售收入的85%左右,贡献的毛利占报告期每年总毛利的92%以上。

image.png

留置针是公司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占报告期每年销售收入的85%左右,贡献的毛利占报告期每年总毛利的92%以上。 

对于留置针来说,针头应是核心部件。然而公司招股书没有披露针头是自产还是从外部购入。如果针头是公司从外部采购,那林华医疗就相当于一家组装公司,技术含量很低,因此,在反馈意见中,监管也着重提问了“核心工艺和技术的具体体现和应用”的问题。

此外,公司当年收购北京悦通也有很大的蹊跷。招股书披露,林华医疗旗下共有五家子公司,其中,北京悦通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为外部收购而来。

2016年6月20日,林华医疗以评估价格为依据用1500万元收购赵晓云持有的兆仕医疗100%股权,林华医疗收购兆仕医疗后,便将其更名为北京悦通,此次收购让林华医疗确认了1552.41万元的商誉。然而2016年底,也就是林华医疗收购北京悦通后不到半年时间,便对北京悦通进行了商誉减值测试,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1552.4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通悦在被收购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当时其评估价值却为1561万元,叠加收购半年后全额减值的情况,很难让人不怀疑其中有所掩盖。 

上述蹊跷之处,也让林华医疗成为了今年10家多次报审企业中,唯一一家尚未成功过会额企业。 

再看与林华医疗同日取消审核的海普润,与前者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被发审委决定取消审核不同。海普润是因申请撤回申报材料,主动取消审核。 

具体来看,海普润从事水处理分离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生产的分离膜主要供膜应用企业用于膜法水处理项目,利用分离膜的选择性分离功能对水进行过滤,实现水与其它物质的有效分离。

image.png

在海普润IPO期间,其营收能力和业绩对赌成为了市场的重要关注点。 

营收方面,据海普润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其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234.7万、4660.6万、6050.6万和2008.4万。 

而海普润申请的上交所主板,有着最近一年业绩不低于8000万的“红线”,鲜有不达标者被放行,海普润显然没有达到红线的标准。 

再看业绩对赌方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公司与NHPEA等9名股东签订过对赌协议,这9名股东目前持有海普润42.75%的股份。 

对赌协议显示,海普润及其原有股东向NHPEA作出业绩目标保证,2017年至2020年间,海普润在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后归属于股东的税后净利润(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将分别不少于2300万元、7000万元、1.2亿和2亿元。

image.png

不过,从海普润招股书来看,除2017年业绩离达标较近外,2018年和2019年的业绩远远不及对赌协议作出的业绩目标保证。高额业绩承诺却不能完成,这也是外界对其可持续盈利能力的怀疑点。


2

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行业成撤回重灾区,今年过会率呈下降趋势

以注册制板块为例,Choice数据显示,分板块来看,年初至今,创业板已经撤回了38家企业,从行业分布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家数最多,有6家;其次为化学原料和计算机通信行业,分别有5家和4家:

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科创板方面,今年以来有25家公司中止/终止IPO,其中计算机、通信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样为终止/中止“重灾区”。

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从近一年证监会核发IPO的情况来看,核发IPO家数在去年7至8月达到顶峰后虽有所下滑,但一直保持在稳定的态势。

image.png

数据来源:choice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不过从各月过会率的情况来看,步入去年12月以来,过会率确实呈现了下降的态势。 

但这也不能使得IPO收紧这一结论板上钉钉,如证监会发言人前不久答记者问时表示的一样,今年IPO保持了常态化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证监会共核准或同意注册企业环比变化不大。企业避免“带病闯关”,提高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性,才应该是关注重点。


0条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

媒体报道:

客服热线(工作时间:9:00-18:00)

010-85654921

客服邮箱:service@niun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