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注册板非典型IPO案例拆解:有100%控股企业过会,有上会前一天撤回等
过去的8月份,注册制IPO继续保持常态化发行,但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新变化。
当月顺利过会的31家企业中,出现了诸如实控人100%控股的首例过会企业,而此前过会的有4家却在注册环节终止,创下2020年以来单月最高终止注册记录,此外,终止企业中也出现首例因未在规定时限内回复而终止等。
因此,该篇主要盘点8月份注册制IPO审核与终止的非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8月原定33家企业上会审核,其中国泰环保在上会前一日撤回材料,取消审核,而中亦科技则被暂缓审议,剩余31家企业则顺利过会。当月,审核企业拟募资总额达到288.72亿元,有9家企业募资额超10亿,其中科创板企业云天励飞与屹唐股份均拟募资30亿元,并列当月募资额首位。
32家审核企业中,有3家为行业龙头,其中2家在全球地位居前,分别是青岛云路(非晶合金材料全球龙头企业,2019年全球范围内非晶合金薄带的市场占有率41.15%)、三元生物(全球最大的代糖之一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2019全球产量市占率33%)及亨迪药业(布洛芬原料全球主要生产商)。
而春立医疗则是医疗器械领域首家“A+H”上市企业,芯导科技成为注册制首家实控人100%控股的过会企业,在上市委审核会议上,被要求说明发行人是否已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等方式建立健全了充分保障中小投资人权利的制度安排等。而高集中度并不只是芯导科技1家,其中恒威电池的家族成员合计控股达到93.1117%,而元道通信最新一期前五大客户占比达到89.74%,其中第一大客户中国移动占比超60%,在审核会议上被要求说明业务高度集中于中国移动的原因及相关风险。
此外,本月还有2家“A拆A”成功过会。分别为铜陵有色(000630.SZ)与华兰生物(002007.SZ)拆分的子公司铜冠铜箔及华兰疫苗,后者因研制出全球首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而在业界知名,拥有国内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基地,主要流感疫苗产品批签发数量居行业首位,并获高瓴等明星机构看好。
而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抗蛇毒血清生产企业赛伦生物是科创板二次申报企业,企业曾于2019年11月撤回科创板申报,对此公司解释撤回是因无法在规定时限内对第四轮审核问询函进行回复,值得注意的是,科创属性方面,该公司最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低于20%,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未达到3亿元,未符合科创属性要求,也与招股书披露的不符,而上市委会议上也被关注了,用“进口替代”主张公司科创属性符合科创板申报及推荐规则的依据是否充分。
生物医药行业中,过会的首药控股与AI企业云天励飞两家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分别采用科创上市标准五与上市标准二,二者拟募资额均超过10亿元。
8月,终止注册企业达到4家,创下2020年以来月度新高,其中科创与创业各2家,牛牛研究中心此前在系列文章中均作了详细解读,主要原因就是科创属性与股权问题,我们发现在注册环节存2大新变化:
一、在科创属性问题上,“60分万岁”或不再适用,部分科创属性不符指标的或不明确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即便是此前已成功过会的企业,也不例外;
二、注册阶段问询轮次出现增加趋势,IPO监管或向注册环节后移。
除此以外,分析发现,从创业板首家终止注册的多想互动到最新的中联数据,4家创业板终止注册企业均是因为股东或股权问题,所指向的便是公司经营是否稳定、可持续性。
系列分析文章:
《科创板一天新增2家注册环节终止!IPO注册环节或出现2大新变化》
《本月终止注册第3家!创业板三家终止注册企业均受困同一问题》
《首次申报期间发起人之一“清仓退出”,企业改道创业板却在注册环节终止》
8月,注册制板块终止企业(除终止注册外)共16家,其中科创板7家,创业板9家。这当中,创业板的思柏精密是因未在规定期限内回复被深交所终止审查,尽管当前有多家注册制二次申报企业对于前次申报终止原因用了这一解释,但因该缘由而被交易所主动终止审核的仍是首例。
从终止的原因来看,股东问题不仅仅是创业板企业终止注册的主因,放在科创板上同样适用。
8月30日,由中天科技(600522.SH)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控股子公司中天海缆,在未回复首轮问询即撤回IPO,尽管中天科技在公告中提及撤回原因是“考虑到自身经营情况及未来业务战略定位,统筹安排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但实际上,中天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江东电科卷入“专网通信”风波,导致中天科技2021年中报进行了高达10.91亿元的计提减值,最终报告期净利润同比下降77.27%。为将“专网通信”危机的影响降至最低,中天科技或因此终止优质资产的拆分上市(中天海缆2020年净利润达8.77亿)。
与此同时,“背靠大树”型企业,还有可能被关注到企业的资产、业务、经营场所的独立性,及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
如创业板申报企业维尼健康,在首轮问询中,上市委提到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均系租赁、2项发明专利均受让得来、稳健医疗既是发行人供应商又是客户,且按其要求,公司向全棉时代销售的湿巾所采用无纺布均系向稳健医疗采购的事项,而被质疑独立性,要求说明,是否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法律障碍。
此外,科创属性/创业板定位以及信息披露问题仍是终止企业被问询的高频词,有4家企业被问及创业板定位,1家企业被质疑科创属性。
而剔除掉未回复首轮问询即已撤回的4家企业后,12家企业中有7家企业被问及了信息披露的问题,在这一方面,企业被要求补充披露信息包括不限于:
1、常规性对收入、原材料、销售、股东核查、财务预测等进一步补充说明;
2、股权无偿转让说明;
3、补充披露重大诉讼/仲裁纠纷/历史产品质量纠纷,是否存在重大违法;
4、“重大事项”/“风险因素”重新按重大性与针对性进行披露;
5、持有发行人股份的独董独立性与适格性。
此外,部分企业还被质疑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并对中介机构提出是否勤勉尽职的质问。
科创板申报的重塑股份,在第二轮问询中,被提出对于实控人与供应商、客户频繁资金往来、且存在大额未清偿债务,隐瞒参股公司等事项,要求中介机构说明对发行人的尽职调查是否勤勉尽责。
创业板的真美股份,首轮问询针对招股书部分错误,提出对关于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质问。而部分终止企业,在重大风险提示中被斥“避重就轻、偷换概念”并质疑保荐人是否勤勉尽责。